屏大設南台灣實驗教育協作中心 今正式揭牌
設立在屏東大學的南臺灣實驗教育協作中心,22號正式揭牌,臺灣參與實驗教育學生人數,近兩年呈倍數成長,原因除了學校自主發展特色或是民族教育以外,另外就是小校避免裁併校,往實驗教育轉型,目前屏東縣擁有8所實驗學校,也正式與南台灣實驗教育協作中心簽約,結為策略聯盟的夥伴關係。 (屏東市建國國小校長 施世治:
是一個很大的轉型,建國國小從一般的學校,要轉型成培養孩子未來的學校,所以老師們需要很大的培力。) (瑪家鄉北葉國小校長 高至誠 排灣族:
透過屏大整個教授,還有跟在地連結的資源,能夠引導我們做課程的發展,那另外我們國小端的,也希望未來在國中、高中,都能有原住民實驗教育的銜接。) 南台灣實驗教育協作中心表示,實驗學校若僅有教育理念,沒有專業團隊帶領,容易「脫節」,中心將從校務、教務、學務、評鑑到師培,提供實驗教育所需的長期陪伴與輔導,甚至為在家自學者與家長,提供課程規畫與計畫培訓。 (南台灣實驗教育協作中心主任 劉育忠:
從我們的家長,到我們的孩子,到我們學校的老師、領導者,都有一個共同匯聚能量,共同溝通,一起為實驗教育合作,進行討論跟找到未來方向的一個平台。) (屏東縣政府教育處長 王慧蘭:
可以跟整個所有南台灣,包含像台東、台南以及高雄,所有的這些實驗教育的學校,如果有一個協同夥伴的關係,那其實我們才有辦法,在這個培力的過程裡面,可以獲得更真實的一個夥伴力量。) 協作中心還有一項任務,就是協助各縣市教育局處,規畫和設計實驗教育三法所需的相關評鑑。屏東縣政府教育處長王慧蘭表示,期望協作中心能擴及到鄰近的台南、高雄市以及台東縣,幫助更多學校、教育團體、在地居民適應實驗教育的未來發展。